偏光顯微鏡的簡介
新聞來源:未知 發布時間:2011/6/21 9:33:40
偏光顯微鏡是目前研究材料晶相顯微結構最有效的工具之一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偏光
顯微鏡技術在不斷地改進中,鏡下的鑒定工作逐步由定性分析發展到定量鑒定,為顯微鏡在各個科學領域中的應用開辟了廣闊的前景。
偏光顯微鏡是由目鏡,鏡筒,勃氏鏡,粗動手輪,微調手輪,鏡臂,鏡座,上偏光鏡,試板孔,物鏡,載物臺,聚光鏡,鎖光圈,下偏光鏡,反光鏡 組成。
反光鏡:是一個擁有平、凹兩面的小圓鏡,用于把光反射到顯微鏡的光學系統中去。當進行低倍研究時,需要的光量不大,可用平面鏡,當進行高倍研究時,使用凹鏡使光少許聚斂,可以增加視域的亮度。
下偏光鏡:位于反光鏡之上、從反光鏡反射來的自然光,通過下偏光鏡后,即成為振動方向固定的偏光,通常用PP代表下偏光鏡的振動方向。下偏光鏡可以轉動,以便調節其振動方向。
鎖光圈:在下偏光鏡之上。可以自由開合,用以控制進入視域的光量。
聚光鏡:在鎖光圈之上。它是一個小凸透鏡,可以把下偏光鏡透出的偏光聚斂而成錐形偏光。聚光鏡可以自由安上或放下。
載物臺:是一個可以轉動的圓形平臺。邊緣有刻度(0-360°),附有游標尺,讀出的角度可精確至1/10度。同時配有固定螺絲,用以固定物臺。物臺中央有圓孔,是光線的通道。物臺上有一對彈簧夾,用以夾持光片。
鏡筒:為長的圓筒形,安裝在鏡臂上。轉動鏡臂上的粗動螺絲或微動螺絲可用以調節焦距。鏡筒上端裝有目鏡,下端裝有物鏡,中間有試板孔、上偏光鏡和勃氏鏡。
物鏡:由l-5組復式透鏡組成的。其下端的透鏡稱前透鏡,上端的透鏡稱后透鏡。前透鏡愈小,鏡頭愈長,其放大倍數愈大。每臺顯微鏡附有3-7個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。每個物鏡上刻有放大倍數、數值孔徑(N.A)、機械筒長、蓋玻璃厚度等。數值孔徑表征了物鏡的聚光能力,放大倍數越高的物鏡其數值孔徑越大,而對于同一放大倍數的物鏡,數值孔徑越大則分辨率越高。
目鏡:由兩片平凸透鏡組成,目鏡中可放置十字絲、目鏡方格網或分度尺等。顯微鏡的總放大倍數為目鏡放大倍數與物鏡放大倍數的乘積。
上偏光鏡:其構造及作用與下偏光鏡相同,但其振動方向(以AA表示)與下偏光鏡振動方向(以PP表示)垂直。上偏光鏡可以自由推入或拉出。
勃氏鏡:位于目鏡與上偏光鏡之間,是一個小的凸透鏡,根據需要可推入或拉出。
此外,除了以上一些主要部件外,偏光顯微鏡還有一些其他附件,如用于定量分析的物臺微尺、機械臺和電動求積儀,用于晶體光性鑒定的石膏試板、云母試板、石英楔補色器等。
利用偏光顯微鏡的上述部件可以組合成單偏光、正交偏光、錐光等光學分析系統,用來鑒定晶體的光學性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