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微鏡發明以后,又過了100多年,德國物理學家阿貝爾對顯微鏡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,制成了接近現代的顯微鏡,進一步揭開了微生物世界的奧秘。
顯微鏡主要由產生物像的光學系統(物鏡、目鏡)、照明光學系統(反射鏡、光闌、聚光鏡)和機械支架(鏡座、鏡筒)三部分組成。現代顯微鏡可放大到1000~1500倍,如果用這種顯微鏡來看蚊子,蚊子的腿就有電線桿那么粗。它可以清楚地分辨200毫微米左右的微小東西。
但是,世界上有些東西小得真是不能再小了,如細胞、微生物、物質的分子、原子等,科學家把它們叫做“微觀世界”。即使用放大1500倍的顯微鏡,微生物中的病毒也看不清楚,更不用說更小的分子、原子等了。于是,科學家為不斷提高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而努力,可效果甚微。
這是為什么呢?問題的關鍵不在顯微鏡本身,而是在光線上。原來,顯微鏡是依靠可見光來看東西的。可是人眼能看到的只是波長在400~760毫微米之間的光波。光在傳播中碰到的物體如果大于這段波長時,就會被物體擋住,發生反射,人們就看到它的像。如果物體小于200毫微米,光波就會經過它旁邊繼續向前傳播,人們就看不見了。
事情清楚地表明,要進一步增加顯微鏡的放大能力,必須找到一種波長比可見光的波長更短的波來做光源。40年代,法國科學家德布羅意發現,電子射線也具有波動性。電子運動的速度越高,射線的波長就越短,只有可見光波長的十萬分之一,約0.05埃。但是,電子射線同光線不同,玻璃透鏡對它不起作用。
科學家發現,電子射線在磁場的作用下,會改變前進的方向。當電子射線通過空心的強力電磁圈時,就像光線通過玻璃的透鏡那樣,會發生折射而聚焦。這叫做電子透鏡或磁透鏡。人們把電子透鏡像普通顯微鏡里的物鏡和目鏡那樣組合起來,把顯微鏡放大到幾萬、幾十萬倍。由于人眼看不見電子射線的,必須在熒光屏上顯示放大的像。
顯微鏡有各種類型(如紫外線顯微鏡、熒光顯微鏡、偏光顯微鏡、相差顯微鏡、干涉顯微鏡等)。各種顯微鏡廣泛用于生物學、醫學、農業以及礦治、纖維、機械工業等方面。
電子顯微鏡廣泛應用于金屬物理學,高分子化學,微電子學,醫學和工農業生產等各個領域。我國研制成第一臺電子顯微鏡,可放大80萬倍,它的分辨率為2埃,用它可看到病毒、單個分子以及金屬材料的晶格結構等。世界上最先進的電子顯微鏡可放大到200萬倍左右。通過它,人們可以挨個地觀察直徑只有0.3毫微米的原子。